冯路 设计师

    冯路是上海无样建筑工作室的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他是第一位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系以设计为研究(PhDbydesign)的博士学位课程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者。2008年回国后他致力于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工作。

      2003年去英国留学之前,他在上海有6年的工作经历。2000年,他规划和设计的上海崇明岛根宝足球基地获得第二届上海国际建筑设计展之青年建筑师作品佳作奖,而早在2001年就被建筑网站FAR2000人物专栏特别介绍,2004年甚至被《新地产》杂志收录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100人的名单中。

      冯路不仅在众多建筑院校担任客席,举办讲座,做设计评图人,他还是《时代建筑》、《建筑业导报》、《城市·空间·设计》、《建筑师》、日本《a+u》中文版、捷克A2文化周报等诸多专业平面媒体的特约编委、编辑和撰稿人,在过去10年中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并应邀在多所着名大学中举办讲座、设计评图并授课。此外,他还为一些专业展览和学术论坛担任策展人和主持人。

      他最初在设计公司工作,于选择间逃避选择。随后,自立门户成立了无样建筑工作室。“无样”即从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样板和时髦的风格中退出,退到“有”之前进行反思,以寻找新的可能性。如果说是探索,无样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冯路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喜欢谈个体。他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有权利判断哪个建筑具有永恒性,哪个建筑不够好。”

      冯路出生在一个书画世家。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延续家族传统而继续成长为一个书画艺术的传承者,但是他对纯艺术之路不再有热情,从而选择了将艺术与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建筑设计。重庆建设工程学院是冯路读本科时的母校,这所建筑学院于2000年并入重庆大学。在这所专业学院里,冯路从完全不了解建筑,到逐渐喜爱并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这段岁月留给了他最初的建筑记忆。

      毕业后,冯路奔赴上海。在这里,他经历了从建筑实习生到专业建筑师的过渡,并设计了崇明岛徐根宝足球基地。随后,他不再满足于本土建筑土壤的滋养,从而到大洋彼岸开始了一段建筑思考的新旅程,他选择了英国。

      作为只念了本科的一名建筑师,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颇为突兀的决定。同时,所申请的专业又是当时在英国仅有两所大学可提供学位的新课程。不过他很坚持,并且在5年后成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第一个完成该课程的博士毕业生。这一专业至今没有明确的中文译名,显然它还没有进入中国建筑学理论的研究体系之中,作为学术研究,并未得到普及。在国际上,即使是在同时研究这一领域的不同研究者之间,也对其本体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它是未来建筑学发展的趋势。这也恰是冯路感兴趣的地方。

      “Researchbydesign(以设计为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学术研究工作,是对理论与设计之间关系的反思。尚处于探讨阶段,所以对设计实践没有影响,就像大部分学术研究对于设计实践都没有直接的影响一样。对我个人而言,就是希望在工作中能持续思考和尝试去做这个事情。”冯路如是说。

    个案

      归国后的冯路,并没有得到很多的设计机会。许多建筑项目都在断断续续中成为过往,他最初在设计公司工作,于选择间逃避选择。冯路作为个案,反映了某一类建筑师在面对商业时的态度和做法。从一个设计观念成熟的社会回归到在文化上传统与时尚迷乱交错,在经济上以批量生产为主的地方,当设计师面对不够成熟的设计客户时,难以在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彼此认同,是不可避免的境地。他坚持不肯与一个还处于发展中的社会和解,他坚持认为自己所做的正是自己追求的,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建筑应该怎么样,取决于基地如何、周边环境如何、态度如何、立场如何、业主如何、经费如何……一个建筑的独特性,不在于特别的形状,而在于其与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达成关系的状况。”作为设计服务提供商的建筑师,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知识分子的角色。他撰文中写到,“资本主义对于建筑学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直接地干涉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为其作为一种背景体制干涉了设计产业的生成模式。”市场经济裹挟了一些人的欲望,甚至人生,但是多元的价值观依然存在。作为个体的建筑师,不再需要向体制和市场承诺改变自己。“商业有很多种,不是都要随大流的。建筑设计一方面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独立的专业思考。”

      “如何面对中国特色,是每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国建筑师都要考量的问题。当没找到适当的方法时,我个人只能有选择地拒绝。”他不断拒绝种种欧式风情和英式风格的客户要求,不断纠正客户对建筑师仅是画图师的误解。在即使是建筑策划这一最普通的流程都没有得到实现的过程中,他仍然坚持做设计。并不是为项目权力方负责,而是对使用者负责。并倡导在实践中保持研究的敏感性。这不是对抗,因为这就是生活本身。“成功,对于每个人而言,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讨论别人的成功,不总是有意义的。”成功设计师并不一定要做很多项目,被很多人追随,成功有很多定义,找到自己的定义最为重要。冯路归国至今,设计之路并不平坦,“我原来比较关注建筑物的创造性,后来发现大部分人都很害怕创新,他们喜欢没有风险的建筑。我们这个社会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比较少,认真做事的人比较少,有勇气的人比较少。”

      “最近接手的项目是一个厂房改造设计,客户希望我们将其改造成一所中专学校。有大大小小一堆房子,包括宿舍、餐厅、教室和活动间等。原厂地是一个加工厂。在这个改造项目中,我关注几件事情,第一个是如何处理新旧的关系,新的用途如何体现;第二个是空间利用,对我来说,空间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可能性,用新的模式形成对话等很让我感兴趣。”这一项目就来自于冯路正式开始运作自己的工作室以后。

      无样

      在设计公司里发现的困难并没有磨灭一个心怀希望的建筑师的新锐精神。今年的上海,在时尚与设计间又多了一个新建筑事务所,这个花费5年时间写一篇探讨建筑表皮可能性论文的建筑师开始以无样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家事务所由他和一群实习生组成。“你知道现在雇人都很贵。”他有点讪讪地说。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自立门户的决心。

      无样与“无”和“样”有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留学时,冯路就开始设想他的建筑事务所的名字,这种设想基于国内一直以来对样式和手法的盲目追捧。“无”不是没有,是先秦哲学里的“无”,简单地说,就是“有”之前的那一瞬间。“样”是样本、样板、样式,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样式雷”,不仅是样式,也是一种风格。所以,“无样”就是要从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样板和时髦的风格中退出,退到“有”之前进行反思,以寻找新的可能性。但这是一种态度,如果说是探索,也只是刚开始的阶段而已。

      此刻的冯路,伴随着新事务所的萌芽,希望尽快获得项目,在项目中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思考理念,“对工作室的期待,我想每个阶段应该都会不一样。目前的期待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尽快地造几个房子出来,既是学习,也是探索。同时,也要注意检视自己的工作方法,保持理论思考和学术研究的敏感度。”

      他有自己坚定的建筑观,“建筑作品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是否表达了时代特征、重要转折点和新事物的典型性特征,是否开启了新的认识模式和建筑学认知领域,是否创造了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希望朝此努力,但是现在做不到。”

      西扎,这个获得建筑界众多国际重要奖项的葡萄牙建筑师成为冯路认同的人,“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这让我更坚定了自己对于建筑的判断。西扎对我而言是传统建筑师在当代的典范,他的建筑最关键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带来的空间体验。”以设计为研究作为专业的冯路,一直试图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正在寻找独特设计方法的阶段,他坦诚也受到西扎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内化于一种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泛泛的空间或者手段的趋同。他也欣赏库哈斯在书写理论时的坦荡和激越,这个在中国设计了被很多人赞扬也被很多人讽刺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设计师,被冯路评价为,“他揭示了一些当代城市和建筑学出现的新问题,而大部分人对此是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的。这也让我正视中国当下面临的状况。”虽然很多人认为库哈斯的理论和他的实践有着价值取向上的较大差异,但是冯路显然有不同的解读。

      冯路的理论之路从未曾停歇,尤其是他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方向,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几十个人涉足的领域。他在南京大学担任兼职教师,并教授研究生设计的课程已经有3年的时间,与大部分毕业于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学院的教师不同,冯路的中国建筑学背景显然具有独特性。一些专业院校开始关注这个在中国只做了一个作品的建筑师,冯路获邀四处讲学,并开设讲座。几乎是在同时,他成为了多家专业建筑媒体的特约编委。

      对不同艺术形式和思考方法感兴趣的冯路,将对建筑的探究延展到出版、展览、当代艺术和平面媒体等方面。在去年参加了跨界者李巨川策划的建筑艺术活动后,于今年3月参与了于北京举办的美术馆设计研究展,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双年展上也有人看到了他的城市研究作品。明年即将出版的建筑思想评论系列丛书中,冯路作为作者之一,整理了自己在过去10年间的文论呈以汇编。在不间断地尝试中,他的兴趣变得更从容、更有趣,可是他依然只做了一个项目。

      这个社会中有很多建筑师,随着社会的包容性逐渐增强,专业方向的逐步细化,建筑师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自我的疆域也将更加宽广。在实践层面上,有的建筑师可以一年内接手多个项目,每个作品都能很好地掌控,然而,也有一些建筑师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但却安静地说:“我希望保持对理论的研究状态。“当然,冯路最新的建筑作品会在明年开始建造,无样的人生才刚刚开始。